福建热线
主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史鉴:苏联的王牌被美国玩儿成了灭亡它的死穴

发布时间:2016-04-21 22:07:38

沙特、伊拉克、俄罗斯等16个产油国17日在多哈举行关于“冻结原油产量”的谈判,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向依然扑朔迷离。在这次原油价格动荡中,最受外界关注的当属俄罗斯。

西方长期存在着一个观念,即国际油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俄罗斯的对外腰板强硬与否。而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则来自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石油价格“塌方”式暴跌,对苏联坍塌解体造成的致命影响。

史鉴:苏联的王牌被美国玩儿成了灭亡它的死穴

石油红利支撑苏联全球扩张

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苏联由于粮食政策出现一系列失误,谷物等农作物的产量元气大伤,外加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导致国家工农业结构失调,甚至无法保证粮食自给。从1972年起,苏联已成为美国粮食的长期主顾。幸运的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60余个超大型油田,石油产量突飞猛进。1975年苏联石油产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进出口平衡。此时苏联已沦落为世界最大谷物和消费品进口国,40%以上的食品依赖进口。从1973年到1985年,苏联80%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一半以上的外汇储备用于进口粮食和消费品。

对于苏联而言,更好的机会还在后面。1960年-1970年期间,国际油价保持在每桶1.8-2美元的水平。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国际油价暴涨到每桶12美元,引发西方经济危机。1980年两伊战争的爆发再度引起油价上扬,1981年国际油价一度高达每桶39美元。

史鉴:苏联的王牌被美国玩儿成了灭亡它的死穴

在此背景下,苏联能源出口的收入增长了14倍,外汇像海水涨潮般汹涌而来。凭借“石油红利”,苏联大肆挥舞硬通货购买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消费品,轻而易举地在国防建设、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强硬性格此时也得到充分发挥,凭借出售石油的庞大收入,苏联野心勃勃地推行军备竞赛和全球争霸战略。在1988年出版的《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美国总统尼克松精心统计了苏联上世纪80年代对第三世界国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的惊人数字:每天3500万美元!全年累计更高达128亿美元(不包括苏联对东欧卫星国的援助)。其中每年援助亚洲的越南35亿美元; 拉丁美洲的古巴49亿美元,尼加拉瓜10亿美元; 非洲的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30亿美元。而陷入经济萎缩的美国则“屋漏偏逢连夜雨”,接连遭遇越战失败和水门丑闻,冷战对抗明显出现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

史鉴:苏联的王牌被美国玩儿成了灭亡它的死穴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会谈

  • 上一篇:挪威杀人魔状告政府侵犯人权胜诉
  • 下一篇:布雷维克法庭上行纳粹礼 判决将助长右翼极端分子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