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粤第四届脐带血采集质量工作会议举行 广东脐血库累计救助639人

发布时间:2016-05-29 18:21:43

南方日报讯(记者/曹斯 实习生/杨慧 通讯员/罗方平 游月)生产前,准妈妈们会纠结到底要不要保存一份脐带血。在广东省第四届脐带血采集质量工作会议上,专家肯定了脐带血的医学应用上的价值,并认为自体脐带血移植成为部分疾病的患者的“自救”良方。笔者还了解到,截至2016年4月,广东省脐血库已累计出库777份,其中包括公共库698份,自体库79份,共救助639人。

脐带血对配型要求更低

造血干细胞对于治疗血液病有重要医学价值,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而脐带血正是其主要来源之一。脐带血实际上是胎儿分娩出断脐后从脐静脉采集而得的血液,对供者身体没有任何影响,这种易于获取的脐带血含有非常丰富的造血干细胞成分。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中心主任孙媛介绍:“由于脐带血对配型要求更低,相较于骨髓、外周血其他两种造血干细胞来源而言,更容易找到配型,给患者带来希望。”

我国原卫生部于2009年颁发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明确指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适应症包括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如骨髓衰竭、血红蛋白病,获得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十余类。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张伟也明确表示,造血干细胞是唯一获得国家许可用于临床的干细胞。

脐带血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高质量的脐带血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在采集工作过程中,保证脐带血的采集质量成为各脐血库的重点工作。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颀表示:“要提供质量、能满足临床要求的脐血,就必须要从源头提高脐血采集血量。”

“脐血库的主要目的不是储存,而是救人。”广东省脐血库执行副主任黄晓能表示,每一份脐带血的采集都应按规范进行,每一份采集而得的脐带血都应该保证质量。

自体脐带血能“自救”但非“一劳永逸”

孙媛介绍,脐带血又可分为自体脐带血和异体脐带血。其中,脐带血自体移植的效果优于异体移植,具有无排斥反应、更易植活、费用更低等优点。

2015年6月,患上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的2岁女童小诗于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治疗,这也是全广州首例使用自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的病例。

专家也提醒,拥有自体脐带血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虽其有自救作用,但并非适应任何疾病的治疗。“存一份自体脐带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给自身健康多一重保障。”孙媛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广东省脐血库已累计出库777份,其中包括公共库698份,自体库79份,共救助639人,至今共计捐助230份脐带血。用该血库脐带血治疗了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β地中海贫血、神经母细胞瘤等数十种疾病。

  • 上一篇: 广州第三大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开门迎客 免费对外开放
  • 下一篇: “广工学子追截偷车贼被撞身亡”事件后续:吴宏宇遗体告别仪式在番禺殡仪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