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浙江实现电气化市县镇村全覆盖 农村用电环境整体改善

发布时间:2015-01-29 21:52:47
近日,丽水市和温州市先后通过了新农村电气化市考评验收。至此,浙江已全面实现“市市电气化”、“县县电气化”、“镇镇电气化”和“村村电气化”,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全省28050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新农村电气化村。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也成为国网公司系统率先实现电气化市、县、镇、村全覆盖的公司。

自2006年浙江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启动以来,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在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和领导下,会同省经信委、省农办,始终坚持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三新”农电发展战略,明确了“电网坚强、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紧密地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相结合、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相结合、与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相结合,有序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形成了“政府发动、电力推动、乡村主动、百姓互动”的工作格局。

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需求,国网浙江电力加大城乡配网建设与改造力度,高标准建设配电网,在农村区域大力开展电网补强工作。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累计投资近千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534座、线路7867千米,35千伏变电站266座、线路4336千米,配变174925台,10千伏线路76922千米,低压线路135076千米,实现所有县电网均达到两回110千伏及以上线路供电,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实现双电源供电,县城10千伏线路基本实现环网供电。仅2014年,国网浙江电力投入农村农用电力线路改造资金10余亿元,新建及更换配变604台,新增容量10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783千米,低压线路7647千米。

经过持续的电网建设和改造,全省农村电网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不断提高,农村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合格率90%以上,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958%,用户端电压合格率达99.57%。供电质量的明显提高,有效满足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后的用电需求。

加强农网建设的同时,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针对农村用电需求增长后局部区域的“低电压”问题,全面开展“低电压”治理工作,四轮“低电压”治理,解决了52万余户“低电压”问题。另一方面注重老旧设备改造,推广使用节能变压器、架空集束导线、防雷绝缘子等新设备,应用配网自动化、智能配电台区、光伏接入、智能楼宇等新技术,促进电网的节能降耗与环保。

为解决农村用电安全的老大难问题,国网浙江电力扎实开展线路改造,推进智能总保安装,全面治理、消除用电安全隐患,累计完成智能总保安装22.1万台,实现智能总保覆盖率100%,并积极推动各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投运,提升农村用电安全保障能力,让农村客户用上安全电、放心电。“村里的百姓很欢迎农村漏电保护器的安装,我们村里全力支持这项工作。”海盐县通元镇浦洋村村书记王国良说,“‘菲特’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很多家用电器都浸泡在水里,如果没有家保这层屏障的保护,恐怕大家的人身安全将受到威胁。”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国网浙江电力还着力于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推进城乡供电服务的同质化。国网浙江电力开展进农村、进田间活动,了解农村企业与农民的要求,现场提供相关用电服务。为了让供电服务普惠农村“最后一公里”,国网浙江电力派驻台区经理对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使农村用电实现零距离服务。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委主任王茂桃一再说“村里经历4次电网改造,一次比一次改得好,村庄的脱胎换骨,离不开电力的支持”。仙居县上岙村的杨荣华老人也是电气化建设的受益者。杨荣华是从香港回来养老的,他在村头造了一幢别墅,别墅里有一台5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杨荣华告诉笔者:“以前的电线都是裸露的,这里是山区,一碰到刮风下雨,树木、毛竹就会碰到电线造成停电,家里电器多,就买了一台发电机,现在电线全都换成绝缘线,用电安全多了,发电机也就成了摆设了哈”。如今,他的发电机已经闲置很久了。
  • 上一篇:杭徽高速惊魂一幕:货车撞护栏 驾驶员从八米高架飞落
  • 下一篇:浙江电网建设今年投资超300亿元 电力供应总体充足